为什么害虫会进到工厂内呢?
就好像异性相吸一样,害虫也是被工厂内的某些东西(可能是要吃的东西、喜欢的味道、光或是它们觉得有可以成为其“老窝”的地方)所吸引才会通过某些“通道”进入到工厂内部,你以为没事它瞎逛呢?
知道害虫是为啥进来的,然后呢?
知道了它为啥会被吸引后,想要拒绝其向你而来的决心,那就需要了解对方了。
首先,鉴别这害虫到底是个啥。这样就能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害虫爱吃啥、怎么进入的、会到哪些地方等情况。
知道了害虫的种类且了解其习性后,也就基本知道了害虫喜欢的环境,这样我们就能改正引发虫害侵扰的环境条件。
想要改正环境条件,就需要决定具体改正的区域,使用什么样的方法,选择何种杀虫剂来处理害虫的问题,这就决定了处理的计划。
控制住了这部分害虫,是否就OK了呢?
答案显然是否定的,我们可以控制大部分的环境条件,但无法限制所有。这下就需要定期的检查了,在特定区域放置检查设置的监控设施,如粘板、粘捕式的灭蝇灯、外围诱饵站等。
控制好环境条件后,我们还需要做什么?
不是把各种装置放置好就ok了,还需要定期评估效果,该更换的更换。更重要的是,当发现新的虫害进入时,应及时通过针对性的处理,避免其在室内滋生、繁殖等。还有一点不可忽略,就是对员工的适当培训,除了设置的这些设施外,人也是发现虫害的一大要点。
IPM:一个协同的决策与行动过程,以环境和经济上合理的方式采取最适当的虫害控制方法和措施,从而实现公司的总体虫害管理目标。通过全面的方式来管理虫害的种群和数量,即综合各种策略,以减少害虫的种群和数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,同时又能提高环境的质量。
八策略小结:
1、检查:检查外围和内部的虫害滋生的区域,重点关注易受侵害的区域。
2、鉴别:对于目标害虫的正确识别及所有后续采取措施的关键因素。
3、监控:害虫控制是持续的过程,不间断的监控及处理是必须的。
4、确定处理的时机:若害虫的侵害到了一定的界限,则需要加以控制,这个界限依目标害虫种类及内外部滋生情况而定。
5、了解方案并制定行动计划:了解所有可行的方案,评价各个方案的优点及风险,需注意的是,行动计划需为针对目标虫害及内外滋生地的最佳方案。
6、采取措施: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已有的虫害活动,还应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。
7、结果评价:处理方法及计划的有效性,以便考虑是否需对计划及方法进行改进。
8、培训:为保证计划的持续进行,相关的全部人员都应经过相关的培训。